一郡十万户”之类的句子。
而到了晚唐之期中原大乱,这苏州就更是成为了北人奔投最多的所在;史称“及唐末,黄巢反,天子去蜀,多士奔吴为人海。”
至今的版籍上已是“管乡一百九十四,户一十四万三千二百六十一,税茶烟酒钱六十九万八千二百八十五贯又七十六文。”
因此,哪怕是在这王朝末世之期的江东动乱之中,依靠苏州境内本身的底蕴,居然还得以维持了足足大小五支的地方割据力量。最小一支也号称胜兵上万。
当然了,在有备而来的太平军面前,这些苏州本地的土团、乡兵、镇(戍)军,所表现出来的抵抗意志和战斗力水准,也不过是比菜鸡互啄稍好一些程度。
故而当初的沿海兵马使金吾将军张全失踪后;他留在当地的千余名旧部,居然靠着最能打的凶悍之势,占据了户口最多的长洲和嘉兴两县,一跃成为当地最大的一股势力了。
结果,太平在相继攻陷和夺取了苏州的具体斩获不过数千人,但最后扫平七县的各色残余反抗下来,需要编管的俘虏居然累计达到了三万多人。
现在,这座城邑所代表的苏州全境,已然是属于自己了;不用再走上另一条历史线上,历经唐末东南征战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