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股份的身份太敏感。
他不仅是光华的院长,还身兼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和投资基金法起草小组负责人的双重身份,00年的一篇《基金黑幕》的文章,引爆了国内的金融市场,紧接着,01年,吴市场抛出了股市赌场论,李股份两次出面澄清,结果引得骂声一片。
麻烦并不止于此,媒体盯上了李伟,短短几年时间,李伟挣下了数千万的巨额财富,却又无法说明其合法来源,因为李股份身份特殊,引得港媒和国内媒体争相报道,甚至在香港还闹上了法庭。
李伟坚持清者自清,以个人隐私为由拒不说明财富来源,很是遭人诟病,没办法,实在是李股份在金融市场的影响力太大了些。
时至今日,事情并没有平息。
陈乔山弄到的这份材料显示,李伟以前竟然是李素咨询公司的股东,更关键的是,这家咨询公司以前是以上市咨询、策划和上市公司推荐为主营业务,偏偏李伟又是其股东,难免让人浮想联翩。
拿到这份资料,陈乔山也很是意外。
李素和李伟竟然还一起搭过班子,显而易见,公司虽然是李素的,但李素显然没李伟过得滋润。
自从李伟离开,李素除了做过德隆系的业务,再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