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他要做的,就是在入主框架传媒之后,尽可能地提高市场份额,达到平衡分众传媒和聚众传媒的目的。
这也是当初汉能投资玩的路子,一家估值只有三千多万的公司,一年不到被卖了十几个亿,不过就是赶上行业老大和老二抢着赴美上市,顺势卖了个好价钱而已。
当然,故事并没有完就此结束,就在分众传媒收购框架传媒三个多月之后,大势已去的聚众传媒举手投降,最终也被分众纳入囊中。
说到底,这就是一个行业内兼并重组的故事。
这段时间,陈乔山早已想清楚其中的关键,但知道是一回事,想入局却并不容易。
青山资本在互联网行业有些小名声,却从未涉足过其他领域,框架传媒寻找投资人,肯定是寻找有实力的合作者。
汉能投资虽然创建不满一年,但老板陈宏却很不简单,他和朱敏同为华源会的创始人之一,参与创建的公司已经在纳斯达克上市。
相比之下,汉能投资要有优势得多。
陈乔山绞尽脑汁,终于想到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寻找合作者,终究还是要看实力,而资本就是实力的体现。
见王四峰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