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去求肯当初大声斥责自己的兵部尚书于谦,只因为他在朝中说一不二。
于谦倒不是心胸狭窄之辈,而且他慢慢也察觉到这个徐珵还是很有本事的,便主动向朱祁钰上奏,提议升任徐珵为国子监祭酒。
奈何朱祁钰却对徐珵很没有好感,便以“徐珵曾建议南迁避祸、胆小怕事”为由驳回了于谦的奏请,因此于谦只得作罢。
可徐珵并不知道其中关节,便认为是于谦暗中捣鬼,故意阻碍自己的升迁之路,因此私下里对兵部尚书于谦更为嫉恨。
接着徐珵又备厚礼去求助内阁首辅陈循和新任吏部尚书王翱,这两个老头倒都是忠厚人,心里明白徐珵当初是替一些大臣背了锅,因此想来想去,便提出一个自认为很妙的好办法:让徐珵改名。
徐珵改了名字后,只要在吏部报备一下,然后就能蒙骗过皇帝朱祁钰,顺利到地方任职了。
徐珵虽觉得这个办法匪夷所思 ,但还是遵照了他们的建议,通过测算将自己改名为“徐有贞”,乃取自“元亨利贞”之意。
说来也巧,当徐珵改名为徐有贞后,黄河突发水患,无人主动报名解决,因此徐有贞便顶上了这个名额的缺儿。
而朱祁钰也不知道徐有贞改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