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七十年代末慢慢发展起来的工艺。
当时中国船舶工业,针对船舶建造过程中的放样工序,研究了船体线型的数学光顺及曲面外板展开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程序,程序系统产生的输出结果可用于数控加工,从而使船体钢板下料切割不再需要经过实尺放样——制作样板——在钢板上画线——用手工或半自动切割这么多道繁琐的工序,由此而来,应用数控切割船用钢板的优越性立刻展现出来,它既节省了工时、放样台场地和样板材料,又能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极大地提高了工效。
在此背景下数控火焰切割机开始进入船厂,用于钢板切割下料。造船业是我国引入数控切割技术最早、获益最大的行业,这一点沈欢有着最切身的感受,在他进入造船厂后二十多年,数控切割在国内造船厂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彻底改变了手工和半自动切割的低效率状况,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困扰船舶建造过程中下料切割工段的瓶颈问题,成为推动中国造船总量快速增长的助推器。
当然在九七年的时候,数控切割在江南常兴造船也应用了多年,但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最重要的就是切割质量的控制还不是那么让人满意。沈欢已经在开始琢磨,怎么才能够不那么惊世骇俗地,把那些问题解决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