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欢深知现在中国造船工业,欠下的账太多了。要想缩小差距,甚至实现弯道超车,就只有出奇招了。
一九九六年船舶行业的一组数据,他还记得非常清楚。
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造船工业的装备率仅仅只有0.65万美元每人,而棒子国造船工业达到了16万美元每人,脚盆国达到13万美元每人,中国造船工业装备率仅仅达到了棒子国的二十五分之一。
一九九六年中国船舶工业人均产量只有13万总吨每人,而棒子国达到了185万吨每人,脚盆国达到124万吨每人,在这一方面中国的差距也是很明显的,还不到这两国的十分之一。
当然人均产值就更不用说了,中国造船工业人均产值仅仅只有1.2万美元,而棒子达到了人均20万美元,脚盆国最厉害,达到了人均55万美元。
如果真的能够实现船舶工业的脉动式生产,那么效果将会十分惊人。只不过沈欢知道,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难了,特别是对于这样具有创新性的生产组织模式,除了理论上要行得通,还要结合实际,做很多基础工作,才有可能完成。
当然如果真的能够搞出这种脉动式生产线,首先就可以运用到比如022导弹艇这样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