琢磨出来了原因,那就是由于砂比较干净时,就会缺少0.08毫米以下的颗粒,混凝土就容易出现泌水现象,粘聚性变差,这样根据混凝土的填充理论来说,由于混凝土当中的细微孔,少了砂子当中小于0.08毫米以下颗粒的填充,空隙就变多了,所以这就导致混凝土含气量较高。可是当含泥量过大时,混凝土就变得太粘了,骨料之间摩擦阻力增大,粗细骨料之间的空隙也增大了,含气量也就随之增大。
这倒是一个比较新的发现,李浮生觉得这个结论写到论文里面,那就比较新颖独特了。
看起来砂子太干净,也并不一定就是最好的,因为有少量的含泥时,混凝土工作性能还比洁净的好一点,当然要是太高了,那对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就太大了,李浮生想起自己在嘉泰混凝土公司遇到的情况,可不就是砂子的含泥量,高得离谱了,才导致了那么多的质量问题嘛。
当时他只是认为肯定和砂子的质量有关,但具体是怎么回事,还不太明白,现在他总算是弄得清清楚楚了。
李浮生发现,有时候写论文,做试验的收获可能比单纯的去背书背标准,不知道要好多少倍!这真是宋代诗人陆游的那句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