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层次;次介质和次中心质组成的大介质,与集料、非活性掺合料、增强材等大中心质,水、气及一切孔缝等p中心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界面作为第一层次。其特点是重视界面与界面区的研究,注意组分因时间与环境条件引起的转化及其对性能的影响,并提出了“中心质效应”新概念,深刻地解释了混凝土的整体结构、构造与性能,指出提高整体性的方向。
现在混凝土中心质假说仍然是中国混凝土技术领域奉为圭臬的核心学说。这个学说其实也是一种描述局部和整体关系的科学假说,很多技术人员都知道要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在配合比设计的时候着重考虑的就是如何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增强混凝土几种介质或者说界面之间的粘结力。假如我们试着用五行结构的视角来审视一下混凝土中心质假说解释的混凝土整体结构,就会发现它是暗含着阴阳五行学说的原理在其中的。
把混凝土看作是一个系统,那么这个系统就存在如何稳定和发展的问题。耗散结构理论认为,只有在开放的,并且远离热力学平衡状态的系统中,才会出现宏观有序结构。阴阳五行学说认为,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即如果将系统孤立出来,它就不能生长,不能发展。一个开放的系统,就有输入和输出,它们会怎样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