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汴梁墙高壕深的地利优势,与攻城一方彼此伤亡比例大致相抵的情况下,再久耗不下去自然是金国兵马。
何况因金人南下,朝廷先前便以急发诏令,再度加封因受燕京战败之责而被责令致仕归隐的老种经略相公为检校少保、静难军节度使、京畿河北制置使,令其统领数万边庭西军火速赴京,其余地界自也有勤王兵马来援,届时汴京上下士气自然能得以振奋,而足以解除金军兵临国都城下的眼前厄难。
然而金军主帅完颜斡鲁补似也早已预料到东京汴梁必会组织起强硬的防御架势,转而派出使者要求与宋廷商谈议和。宋廷内以李邦彦、白时中、唐恪等主和派立刻又撒起欢来,不但主张各路勤王军不得妄动,而惹恼金军继续向汴京发动猛烈的攻势,也力谏赵桓满足金国开出的所有条件,以尽快教兵临城下的金军肯退兵北还.......
宋廷朝内以李纲为首的主战派自是强烈主张议和的条款必须恰当,若有冲突且拖延时间,而专等勤王大军来援,也绝不能答应割地求和等无理苛求;而官家赵桓却倾向接受李邦彦等主和派的意见,就算割地求和也无不可;完颜斡鲁补那边自然开出更为苛刻的议和条件,除了最大化满足己方需求,与完颜挞懒等大将自也是心存观望宋廷纷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