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挑上来的。
为了让稻子长得更好,必须要用活水,所以每块田至少有两道口子,河水流经众多稻田而后又回到入水口中。
大概就是这个原因,导致绿水村的良田都聚拢在河边。
其它地方的田地则水分缺失,最后只能用来种花生黄豆之类的。
林轩脚下的这块田差不多半亩,等收完这里的水稻,这个夏天就能好好休息了,而不像其他人那样,还要继续抢种。
但凡是务过农的人,都知道收水稻是个体力活,在这段时间,基本上都是全家轻装上阵。
女人们则如岔开的圆规般站在田里,戴着斗笠弯腰割稻子,而后放在旁边,由家里的小孩帮忙抱走,力气大的汉子,就在大家后面负责打稻子。
以前用的是木质踏板的人力打稻子机,现在普遍换成了多功能机器,叫脱粒机、稻穗打粒机都成。
林轩家里的脱粒机早就搬过来了,就等着人齐开工。
李翠兰在最前线收割,左手往稻子腰身一揽,镰刀飞快地送过去“咔擦”就割了下来,速度极快。
依照农村不成文的规定,林轩当起了自然的搬运工,算是最轻松的人了。
看着弯腰下去,老半天都没抬头过的老妈,林轩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