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埋进了梁、郑、雍三国十万大军。晋天子姬珣举火自焚,陪朝廷百官殉国。惨烈的这一结局,反而令四国的联军伐雍,最终半途而废。
这是第二次联军无功而返了,争抢天子使得五国军心涣散,再无法集结对抗雍国,而元气大伤的雍军,则再次退回玉璧关固守。
迟到的代、郢二国,则坐收渔翁之利,开始打扫战场。天子驾崩,连同洛阳一场大火后,清理王都成为当务之急,宗庙焚毁,象征天下王权的九鼎化作了一摊铜水,凝结了整个朝廷的怨魂。
谁有继位天子的资格?抑或从此天下再无天子,五国各自称帝?
这个时候,谁得到了名正言顺的继承权,便将是新的帝君,哪怕事实不一定能号令天下,至少尚有名义在,扛起王旗后,便可假借王道的名义四面征伐。
于是郢国军声称,在大军入城时,最终见了天子一面,被姬珣托付了传国金玺,如今已送回国,由国君持有,郢王将继任帝位。
九鼎毁于大火,金玺却坚固无比,谁得到了金玺,便能从旁证明,继任帝位的合理性。
但很快,代国也声称,自己得到了金玺,而郢,则是要挟天子、弑君的一方。
双方都声称得到天子亲授,却也迟迟并未出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