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是恒新丽下达给印刷厂的订单。
大家快核对生产批号,备案号,生产日期和数量,都对不对?
正觉得山穷水尽的医药管理署专项负责人,马上拿出恒新丽提供的官方文件,展开交叉对比。
随着第二份、第三分文件的重现原貌,他豁然开朗。
终于找到问题了!专项负责人震惊了,原来我们竟然歪打正着!
本来只是随便找一个借口去突击检查,没想到他们还真敢卖过期药。
他们不仅篡改批号、批次,还修改了应该召回的药品生产日期。
这个恒新丽为了敛财,还真是不择手段
药品一旦过期,他们不是第一时间召回销毁,而且暗地里地换包装和修改生产日期,继续销售。
可是,我们也突击检查过恒新丽的物流仓库,也收集了他们所有的出货单,和他们在局里登记备案的数量,没有出入。专项负责人觉得还有疑团没解开。
一直埋头在电脑前的蜘蛛,也找到了线索。
原因很简单,因为问题药品,根本就不在恒新丽明面上的仓库里。蜘蛛几乎分析了包装部经理电脑里的所有信息和文件,才得出这个结论。
这些篡改了批次和生产日期的外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