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想的十分清楚,将链接用户、筛选用户、经营用户的每一个环节的执行策略写的清楚明白,甚至在最后做了demo。
这个讲解整整持续了90分钟,期间不停的讨论、碰撞。林春儿的观点十分有意思,她坚持将全流量全平台引流期缩短,原因是她认为该把内容推送到对的人那里。她数次强调用户的标签和产品应该对应,去打造独特的产品IP,不然就会让内容失去原本的魅力。怕梁遇和宋秋寒误会她是为了缩减成本,甚至解释道:“我们是在做生意,首先让别人知道有这么一个产品,这对我们来说并不难。我们可以做到在对内容精雕细琢后文字、图文、视频内容迅速在多平台扩散,但做生意的本质是要赚钱,扩散后该如何找到属于我们的受众,并把这些受众变成我们自己的用户群体进行长期运营,是我们要持续思考和碰撞的。”
宋秋寒认同她。他曾陷入过这样的误区,漫天漫地去推一个产品,却在最后的转化环节遇到瓶颈。都是血淋淋的撒钱的教训。但他没有说话,这个项目是梁遇的,他尊重梁遇的战略布局。
梁遇沉吟许久,缓慢说道:“好。”
这个会开的透彻,林春儿和小喜将每一个点都拆的很细,而今市面上难找像他们这样认真的人了。宋秋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