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广,牵连到自己无法抗衡的势力,让他意识到这将是自己从事记者这行,有史以来面临地最大一场硬仗。
见对方不再有反应,陈光关掉了聊天工具,开始迅速地整理素材,梳理头绪,资料比想象中要丰富,而且涉及到很多黑幕,无论可读性,还是深度性,都会引起社会轰动。
其实不用夏禹太过解释,任何一个记者都能嗅到其中的契机,这种新闻争议性特别大,一旦曝光,无论对自己,还是对媒体将是一个重大突破。
因为资料足够丰富,陈光策划写成一个系列报道,长期的职业素养,让他一个小时就完成了两千字的初稿,经过仔细检查和斟酌后,给晚班编辑发送了过去,“这里有一篇加急的稿件,能否明天早上就能见报?”
陈光是报社少有的几个老资历,够格让晚班编辑开小灶。
晚班编辑很快阅读了这篇文字老辣,行文流畅,足够有煽动力的重量级稿件,他没有聊天工具上跟陈光询问,而是直接拨通了电话给陈光,语气凝重地问道:“这篇报道有没有相关证据作为支撑?如果被对方控告的话,你可能将面临吃官司。”
陈光淡淡一笑,道:“敢说这么多,当然掌握着证据,你帮我报上去吧。”
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