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的脑海中便会浮现出一个形象,这很考验创作者对角色的塑造。沈老师用了几个月的时间,来塑造这个情节,最后几话更是将大量笔墨放在单井寿上。单井寿的悲情色彩便印在读者的脑海中。大家都期待这样的一个人物会有一个好结局。
“另外一个关键点,则是共鸣。现实题材的漫画,读者很容易引起共鸣,认同这段剧情。类似于单井寿的遭遇,很多读者都经历过,不需要用多余的话语,他们比谁都清楚单井寿在那一刻,有多内疚,多希望得到原谅。
“第三点,就是沈老师的画功。单井寿皱着眉头流泪那一幕,让人心痛,试问有多少人能画得出来?有难度的。”
宫本平听到后面,才总算明白过来,原来植松野在讨论《slam dunk》。
“咳咳……植松老师,沈老师和《slam dunk》可是您的对手,您这样抬高《slam dunk》不太好吧?”宫本平轻咳一声,内心有些纠结。
“我也知道他是我的对手。但《slam dunk》真的很精彩。灵感,并不是突然产生的,需要慢慢积淀。等积累到一定程度,才会迸发出来。所以,我不能放过好作品。”
“可是,《slam dunk》已经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