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曾想,刘文柄脱口而出:“田租和商税之比为二比一,商税收上来的有些难度,所谓无商不奸,偷漏的商税恐怕超过了三成以上。”
李中易点了点头,相对而言,田租比较好收缴一些,毕竟,土地都是有数的,也都登记在了册。
至于商税,按照开封城的情况,确实存在跑冒滴漏超过三成以上的情况。
在这个没有电子税票的时代,商人纳税,一靠自觉,一靠严格的监督。
但是,收商税的人员,也存在陋习不改的状况,吃拿卡要等恶劣的行径,始终没有得到有效的根治。
李中易很明白其中的弊端,只是,饭总要一口一口的吃。以天下之大,所需要的文官以及吏员的数量,着实不算小。
可问题是,每年转业的军官数量毕竟很有限,李中易总不能把整个李家军的军官都转业为地方官吧?
客观的说,目前是转业军官和原来的文臣集团,共同治理地方的时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刘知州,可有法子禁绝偷漏商税?”李中易又试一问,想看看刘文柄是不是真正的了解州情。
“禀皇上,以臣之见,大可参照开封城的做法,将运进城里的货物,全都集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