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受敌,局势不妙啊!”
杨烈微微一楞,紧接着,明白了李中易的暗示,先帝驾崩之后,主少国疑,又是腹背受敌之局,范质显然有些乱了阵脚。
文官秉政,固然没有造反的力量,却也存在着,文人固有的致命弊病:不通军事!
遍观两宋和晚明的军事史,文人彻底掌握军权之后,对于军事的外行,一览无遗!
晚明时期的几任辽东督师,除了熊廷弼之外,包括王化贞、杨镐、阎应泰在内,全是瞎指挥的大草包。那位,被满清皇帝一再吹捧的袁督师,也不过是个特立独行、哗众取宠,喜欢吹牛说大话的军事外行。
与此相反,军事贵族实际掌权的盛唐时期,无论文治还是武功,皆可谓显赫一时!
等到武则天上位,彻底的收拾了关陇军事贵族集团之后,大唐的国势,也随之日益衰落,最终亡于藩镇之手。
李中易和朝中的文官集团,一直保持着足够的距离,几乎没有多少瓜葛。除了,在柴荣面前的韬晦自保之外,更重要的是,他将来要干的大事,可谓是惊天动地。
到最后,李中易绝对会因为他的改革措施,而和整个儒教文官集团的既得利益阶层,彻底决裂。
与其将来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