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儿。
这边厢,原本有利可图的乡下粮绅们,一接着一个罢了工,显然是想看朝廷的笑话。
李中易的心里自然是明白这个梗的,他笑着说“今年收不上来的钱粮,全都记在帐上,等亭正和村正分发到位之后,再一次性补缴。”
限田令和广税令的核心,其实是雍正帝主导的摊丁入亩,也就是按照田亩的数量缴纳税款,而摈弃了按照人头收税的陋规。
说句到家的大实话,只要田地还在,亭正和村正安排到位之后,李中易还愁收不到税款么?
不过,粮绅的减少,确实给朝廷的岁入,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所以,内阁相公的一致看法,其实是找李中易借钱花。
李中易心里太清楚了,说是借钱花,其实是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在这个没有预算概念的时代,哪怕是内阁的理财高手,也必须擅长拆东墙补西墙,否则,群臣们的俸禄都很可能被拖欠。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内阁的相公们最终从李中易的兜里,借到了三百万贯。
借据由内阁的四相集体签押,利息定为每年一分,借款期限为三年。
不当家,谁知道柴米油盐酱醋茶的麻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