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旁骛。
最后是“朱砂开智”“击鼓明智”,就是由陶商手持蘸有朱砂的毛笔,在两个孩子的眉心处点上一个红痣,寓意着二小从此开启智慧,目明心亮,日后求学之道一点就通。
这个环节出了一点差错,陶商没理解到位,以为点几个点都行。
他在两个孩子的额头分别点了九个点。把俩孩子点的跟真名小和尚似的。
“击鼓明智”则源于《学记》:“入学鼓箧,孙其业也”,意在通过击鼓声警示,引起学生对读书的重视。
这一个环节,倒是没出什么毛病。
所有的步骤都完事了,陶商便命两个学生在堂内的两侧坐下听训,他刚要开口,却见厅堂前有两个怯生生的人影,其中一个高一点的正使劲踮脚向里面张望。
陶商打量过去,原来是貂蝉和小莺儿。
无奈的摇头一笑,陶商冲着她们招招手,道:“你们怎么来了?”
貂蝉轻脚走进室内,对着陶商轻道:“我来时的路上,听司马懿讲,他们这次来金陵,会尊你为师,适才你领他们走,我就估摸着你是要收他们两个当学生来着……”
说到这,貂蝉葱细的手腕递上一个盒子,道:“这里面是两套刀笔牍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