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甘情愿的为天家所用。
另外贾诩还间接的点明了刘协,告诉他陶商本人乃是太原王氏之婿,皇甫嵩之徒,而其弟陶应也是王允的名誉弟子。
王允和皇甫嵩的忠贞,在刘协心中是有印象的,
再加上贾诩的故作神 秘,弄的这孩子对此陶商的人格深信不疑。
在这样的深信下,刘协按照贾诩为他设计的路,准备敕封陶商为大将军。
不过老狐狸终于还是有一点漏算之处。
他的谏言,是想让刘协能够在众诸侯抵达范县的时候,再册封陶商为大将军,以便让此事没有回旋的余地。
问题是刘协毕竟只有十三岁,十三岁的少年比起将近五十岁的贾诩,最缺的就是沉稳。
通俗点来讲,就是狗肚子里装不了二两香油。
刘协憋不住,提前把事给露出来了。
面对陶商的询问,刘协红着脸低头不说话。
但陶商不用他回答,仅是通过表情也大概把个中之事猜的八九不离十。
太平公子露出了一副无奈的表情,道:“陛下,臣不知道此事是不是陛下的主意,但陛下敕封臣为大将军,此事幸运的是臣,但以后受苦的人,却是陛下您自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