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也是如此,十六世纪全身板甲的崛起,很多一部分原因是为对付刚刚兴起的火器。那时的火器对穿着全身板甲的骑士老爷无可奈何。
在古代盔甲冶金学巨著《骑士与风炉》中通过对金相学研究,给出数据,不考虑受力角度,要突破两毫米中碳钢的板甲加内衬需要272j能量,刀剑和斧头攻击时平均能量在60至130j左右。
而子弹直击需要825j能量才能贯穿,但十六世纪的火枪弹丸初始能量也只有1300j,除去空气阻力损耗,除非贴到骑士老爷脸上去射,否则两毫米中碳钢的板甲是有安全余量来防御火器的。
不过那时火器最好的也只是火绳枪,和王府这种再三改进,经历三次大改型的后的遂发枪三型没得比,根本不是一个量级的选手。
三十步,大约四五十米,这种距离上面对王府的遂发枪,板甲已经没有安全余量。
但是,除去王府别处可没有遂发枪,对付这个时代弓、弩之类的低动能武器,绰绰有余。
当然,两千骑兵并不是全部为轻装板甲骑兵,李星洲准备装备五百人重装全身板甲骑兵,人马披甲,以备不时之需。
另外一千五百人的轻装板甲骑兵,骑兵带板甲胸甲、腿甲、臂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