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祖弘忍很清楚一点,想要弘扬佛法,就要向广大基层民众进行宣传。”受到众人的眼神 鼓励,宁神 秀依旧侃侃而谈:“而神 秀出身名门,少年时期就遍读群书饱览经史,让他向生活在最底层的贫苦百姓宣扬佛法,他根本做不到点子上。”
“因为他的出生阶级,注定他无法理解底层贫苦百姓的需要。慧能出生贫寒,见知障的程度比神 秀要低,而且理解穷苦人民的心理需求。”
“由此可见,弘忍选择慧能的原因,不是因为神 秀的能力不足或者认识不够,更不是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的佛偈不够好。而是在当时的情况下,佛门需要的是慧能这样的传人去发扬光大。”
“真要较真的话,多年以后慧能曾经参加一场法会的时候,曾经听两个和尚讨论是风在动还是幡在动,他站出来说是你们的心在动。既然是心在动,那同理可证,当初慧能看见神 秀的佛偈时,也并不是佛偈本身不好。”
“仅仅是因为慧能的心认为它不够好。”
“因为慧能的心认为对方不好,就算不识字也要请人帮忙一较高下。如此一来,争强好胜的痴嗔执念就已经产生。真正不立文字直指本心的大觉悟,或许只存在于佛祖拈花,迦叶微笑场景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