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
这位置在梨山县已然空了数年。
但年老总捕头失踪后,他那不争气的几个儿子便是为了补他爹的职缺而打了起来,闹得满城皆知,很是惹出了一番笑话。
当时县尉曾智便想让自己的儿子顶上这个缺儿,听说上上下下,光是打点铺路就花费了几百两银子!
不成想临门一脚却是被当时的县太爷给以“老捕头生死未卜,此事待定”的理由给堵了回来。其实明眼人都知道:那只不过是这曾智几年来把县太爷给压的狠了,对方临走的报复而已。
话说回来。
这梨山县里堪称数一数二的豪族的曾家都看重的位置自然不是一般!
要知道。
在这大魏朝的万里江山之内,均是以州府县城来做管辖。其下虽然还有镇、乡、村,但实际上并无正规衙门和专门的官员管辖。
县城可以说是最直接的统治机构了。
加上交通不便,所有征税、徭役、缉捕刑讯几乎全部由县衙门定夺。
因此也才有了“破家的县令,灭门的府尹”这样一种说法。
就是说县衙门的权利过大,其辖区内的一般人对于这些大权在握,无人掣肘的县衙来说简直就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