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几位阁老一起再次踏进了椒房殿。
俞太后不可能再“昏”第二回。
面对阁老们恳切的脸孔,看着奏折上密密麻麻签署的百官姓名,其中甚至还有俞掌院父子及顾大人的姓名。
这就是所谓的人心所向,无可披靡!
俞太后纵有千般手段,也无施展的余地。更敌不过众阁老口中一句“国不可一日无君立天子之事万万不能再拖延”,只得无奈退让。
俞太后松了口,此事便尘埃落定。
没想到,蜀王应召而来后,坚决地推辞不肯:“……父皇还在世之时,我便和父皇禀明过心意,绝无争储之意。”
“皇兄继位后,我第一个就去就藩。为的是释皇兄之疑。”
“这两年多来,我在蜀地颇有建树,也早已将蜀地看做自己的家。我这点能耐,经营好自己的家已是为难。哪里担得起江山社稷的重任。恳请母后收回凤命,另择贤明之人为新帝!”
蜀王要推拒作态,大家都能理解。不过,这态度也太坚决了,完全看不出是做戏的样子啊!
陆阁老心中有些诧异。其余几位阁老,也各有所思 。
不过,此时还没到他们说话的时候,束手静观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