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夫子却是例外。”
“廉夫子出身将门,是已故廉老将军的嫡亲孙女,是廉家最出色的儿孙,也承袭了廉老将军的骁勇善战。”
“皇上胸襟宽广,唯才是用,不囿于男女之别,大胆任用廉夫子为总教头。廉夫子也未辜负皇上的齐王。”
“过去的两年多里,廉夫子将五千蜀兵练成了一支精兵。如此练兵领兵之才,令一众武将愧然。我亦不及!”
“如此将才,若弃之不用,是何等憾事!”
“微臣以大将军之身份,奏请皇上下旨,封廉夫子为女将军!”
这一封奏折,宛如巨石砸落湖面,激起惊天巨浪!
文臣们尚未反应过来,武将中已有几人出列,附议尹大将军所言。这些武将,皆是尹大将军门生故旧。
很快,和廉家交好的武将们也纷纷出列附议。
文官派系多,武将中也一样派系林立。
尹大将军是武将之首,麾下聚集了许多以军功晋升的武将。楚将军则是将门出身,俨然成了将门的代表。廉家亦是大齐顶尖将门,这些年来虽然渐渐式微,在军中依然有不小的影响力。
尹大将军和廉家联手,附议的武将竟比半数还要多。楚将军一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