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低捧高,人心皆是如此,谁也不能免俗。
谢钧被众人吹捧的飘飘然,再看侄儿谢元蔚,怎么看怎么顺眼。什么血缘不血缘的,反正生在谢家,长在谢家,便是正经的谢家子孙。
谢元舟在蜀王府里当差,当差尽心,做事踏实,颇为帝后器重。
谢元蔚年少多才,十五岁便考中探花。堂姐是皇后,堂姐夫是皇上,前程无量。
谢家有这样的子孙,真是令人欣慰啊!
谢钧现在一千个一万个感激当年的谢明曦,若不是谢明曦暗中命人送信去临安,谢老太爷徐氏等人也不会来京城。谢家哪里有今日光景?
年仅七岁的谢元楼,也被谢钧寄予厚望,自此要求更为严格。谢元楼也算争气,读书颇肯下苦功,在数年后,也考中了进士。谢家彻底更换门庭,成了“书香世家”。
这些都是后话,暂且不提。
只说眼下,谢家有此大喜事,怎么着也得设宴庆贺一番。
……
谢钧忙于政事,谢老太爷袖手不问俗务,内宅琐事一律由徐氏操持。谢铭身为探花郎的亲爹,喜不自胜,亲自跑腿操办喜宴。
徐氏看似粗野,实则心思 细密。见谢钧对儿媳孙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