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诗眼?”薛教授举起话筒笑着问。
唐果如实回答,“因为杜甫的这首诗写的就是诸葛亮建功无数呀,然后说在打败孙吴的时候犯错了,杜甫自己好像都没有建功,成了老爷爷也好像很穷的样子,所以我觉得他写这首诗,可能是很羡慕诸葛亮建功无数。”
唐果说话逻辑性比较强,完全不像一个四五岁小孩的说话方式,但是在这个舞台上,没人觉得奇怪。
不过还别说,唐果这么一解释,很多人也觉得她说的不无道理。
有首歌不是说过吗?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有恃无恐。
前者可能说的就是杜甫,而后者大概就是诸葛亮。
永远在骚动的杜甫将自己的情绪寄托在了诗词上,有恃无恐的诸葛亮则是在晚年最关键的一仗上失策。
所以在情绪上,杜甫写下这首诗,可能羡慕真的大于惋惜。
虽说杜甫是诗圣,但人家也是个普通人,羡慕嫉妒恨这种情绪,未必没有。
不过人家古人是个什么想法,现在的人猜一百年都猜不出来,只能有个大概的想法。
“很不错的想法,唐果小朋友把杜甫当做了一个人来思 考,而不是一个诗圣,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