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文言文,这一段话肯定会看晕头转向,但对于成默来说,并不算复杂,大概就是天下初定的时候秦始皇嬴政召开了一次胜利的大会、团结的大会,继往开来的大会,大会主要就是对秦始皇歌功颂德,然后嬴政统治天下,需要一个名分啊!
于是李斯便提议嬴政称为“泰皇”,泰皇是什么呢?即人皇氏,简称人皇,又称居方氏,是地皇氏与钜灵氏之子、提挺氏之父,又叫做东皇太一,即传说中的太昊伏羲。
嬴政觉得“泰皇”这个名称还行,答应了下来,又慷慨的追封了庄襄王为太上皇,接着秦始皇觉得自己这么牛逼,开创了一个无与伦比的帝国,便自己提议他叫“始皇帝”,并且规定了他的后代叫做“二世”、“三世”,至于万世.....
这里便可以看出秦始皇的野望是缔造一个万年帝国,这没有什么好奇怪的,完成了前所未有的伟业,有这样的自信很正常,但不正常的是秦始皇定下了自己的后面的皇帝必须叫“二世”、“三世”......
要知道在华夏,都是按照周礼,皇帝的称呼是“谥号”,比如秦始皇的父亲庄襄王,就是谥号,但秦始皇在这里却把周礼定下的“谥号”规矩给废了,并用了非常西式的“二世”、“三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