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两口子有一对儿女,儿子十二、闺女九岁。

    薛氏和纪青青都满意她。

    人好,家庭情况简单平和,不会出幺蛾子,不然也够烦的。

    玉嫂没在店铺里做过,但自做姑娘时就有一双巧手,做的针线出色,做的面食汤饼各种年糕吃食手艺都不错。

    每年春节做年糕、炸各种酥食丸子、端午裹粽子、八月十五蒸月饼等,她做的都比别家做的好吃。

    听说庆余包子铺招人,只做包子不管别的,工钱丰厚,玉嫂便动了心思 。

    毕竟家里虽说不穷,但也就过得去。

    老人老了,万一哪天一场大病就能将家里拖垮。还有儿女一天天大了,聘礼、嫁妆还没影呢?

    既然有这么个机会,她便想去试一试。

    更重要的是,她听说庆余包子铺的薛娘子也是从乡下村里进城开铺子的,让她觉得这样的人应该比较亲切好相处。

    而且是母女店,没有男人,也方便。

    将这意思 跟家里一说,家里自然赞成的,尤其她婆婆。

    毕竟,那可是虞老先生题字的包子铺啊,能在那里头做工,说出去也有面子!

    玉嫂也没想到自己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