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村里的人?还不是也盼着村里头好?村里多出几个秀才、举人什么的,我们也同样脸上有光不是!”
说的大家都笑了起来,这倒是的!
这事儿一传开,整个村里都沸腾了。
那可是虞老先生啊!
虞老先生为村里的学堂题写匾额,这是全村人的荣光啊,说出去多长脸啊!
而且,在这学堂里念书,多多少少沾染几分虞老先生的文气,将来也能多有出息啊。
村民们一时心里火辣辣的,骄傲自豪无比。
这么一来,家里没娶媳妇的人家,说亲都会更加容易些。
村里有个上学不用交束脩的学堂,并且还是虞老先生题字的,放眼整个玉水县,哪个村能相比?
还有那么大一片茶场,里正和纪同信可是都说了,以后茶场需要雇人,本村会占大半名额,赚钱的机会就在家门口。
这条件摆出去,能不比别村强吗?
想起里正说的,这事儿是纪青青家求来的,村民们对纪家三房情不自禁也更加看重敬重了几分。
原本看着纪家三房又是在城里开铺子、村里这边纪同信又在那茶场中谋了那么好的管事位置,甚至连一家子以及表亲都沾了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