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底12月初,【蓝星一号】会正式进入量产期,接受订单!”
“年产量大概在350台到400台左右。”
随着亚伯的诉说。投影仪上面放射出的照片是一些简单的数据。
这些数据是:
收购工厂和改造工厂所需要的大致的时间和资金量。
每年的年产量。
需要的工人的大致数量。
要打交道的一些联邦和州的政府部门。
以及一些公司运营的成本。
这一部分内容里面。最让这些投资人关心的只有一个。
那就是上市的时间和年产量。
上市时间很让他们满意。甚至可以说是超级满意。
与那些动辄两年三年,甚至五年以上,最少也要一年左右才可以拿得出最初级产品的互联网高科技公司相比。
蓝星未来这么快就可以拿出成品。而且成品通过了许多权威的科学专家的论证。
在这一点上蓝星未来就碾压了大部分的创业公司。
其次就是数量。
年产量大约350到400台。看起来非常的低,不说那些年产量几千万台手机的手机厂之类的,和价格昂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