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中的继位者是相对仁厚的太子朱标,而不是和他性格最接近的燕王朱棣。
他希望明朝最终能以仁治天下,为了给太子一个好的施政环境,他诛杀功臣,设立锦衣卫,并取消了对皇权有所威胁的丞相,代之以内阁制……
为了防止武将造反,他以文官治国为了防止和汉朝一样被宦官专权,他命令太监不得干政为了子孙不至于像刘备一样去编草席,他给自己若干代的子孙都留了爵位,定了俸禄,不得外出谋生……
为防止土地兼并,让百姓人人有田种有饭吃,而不去从事造反的职业,他制定了黄册和鱼鳞册,他的子民,户口和财产都一清二楚,大家都老老实实地以户口缴税。
为减少官民矛盾,他又以黄册规定以一百十户为一里,推择其中丁粮多者十户为里长,余下百户分十甲,一甲分十户,岁役里长一人,甲一人,主要靠这一套基层组织,来替官府操作催征、服役事宜。
朱元璋自以为为子孙打下了万年之基,并为子孙计,亲自着手做完了上面所说的各项工作。
然而,历史往往喜欢和人开玩笑,天纵英明的朱元璋绝没有想到,事情恰恰朝着他所设想的相反方向展。
他家的老四朱棣夺了他孙子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