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独行。燕玲姐的经历和形象让她不可能走特?立独行的路子,那就只有顺应潮流,做出符合自身形象特点、同时也符合歌迷预期的转变。”
“燕玲姐以往给人的固有印象是深情甚至带点儿苦情,这样的形象在90年代是极其讨巧的。那个时代的华夏歌坛更多的是从摇滚圈转过来的女歌手,她们秉持了摇滚的狂放和叛逆,个性的确是足够了,女性色彩却反而显得模糊不清。在那种大环境下,燕玲姐这种纯粹浓郁的女性深情形象就显得非常突出,成功也就必然了。”
蓝天只用几句简单的概括就勾勒出燕玲的成功之路,直击要害,陈卫东心里对他的欣赏更深了一层。同样的,好奇心也增加了许多。没有对唱片行业和歌手塑造的深刻了解,绝对无法说出上面这些真知灼见,陈卫东非常好奇这个18岁的少年究竟是如何掌握这么多行业内情的。
歌迷吗?
绝对不是,歌迷不可能总结出上面的结论。
那么……这些结论又是怎么来的呢?
陈卫东饶有兴趣的盯着蓝天。
蓝天并不知道自己被陈卫东盯上了,分析仍在继续。
“不过现在,燕玲姐也到了必须转型的那个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