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的“道可道,非恒道”一篇,言此乃归复于婴儿,反观天地万物之根的根本,只是大致说了一下,告他大致知道即可,不需要立刻弄个明白,等以后到了这一步,自然就懂了。像是“玄牝之门”一章,何谓玄牝之门,也都大致的提了一句,让风尘暗自感叹、钦佩老人的博学,以及道学的精深。跟着,又指了“载营魄抱一”一章,抑扬顿挫的大声念“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苍老的手指,却很稳,念一个字,就指一个字,丝毫不错。念罢,四老汉就说道“这个魄,是甚?这个魄啊,是一种后天的东西,人在母胎之中,未有胎光,不生灵慧,是没有魄的。魄,主人之身体运动,新陈代谢,是控制身体的程序,就像是电脑的系统一样,看不见,摸不着,却是运行人体的关键。也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的一个重要的程序……这段话,就是告诉咱们,你要如何无离,经营自己的魄。就是要像婴儿一样,回到那种蒙昧的状态,找到咱们最开始的时候,那一点性光。甚叫性命双修?说的白了,就是从这儿起的。你把后天的认识、阅历都去掉了,心没有瑕疵,能够容纳道的出现,于是性光也就出现了……”
“……”
一老一少,一个说,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