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筷子粗的细枝上,螳螂后肢蹬,中肢抓,将自己牢牢的固定在树枝上,背后和树叶一样颜色的翅膀张开来,于是便拟态成了一片树叶。双臂刀正快速的挥动、切割,朝着自己的口器之中塞入食物……无数的“触”便以电信号的方式,由终端、末梢而至于中枢,处理、回馈之后,再反回去!风尘驻脉于中流,其意遍及了螳螂的神经系统,从中枢神经,一直到神经末梢,无一遗漏——那身体的,每一个末梢单一的“触”便有许多的状态,譬如触与非触——触又有轻、重、缓、急等,每一样,都会形成不同的信号。落实到最简单的、最本质的东西,螳螂也好,其他的生命也好,对外的认知,依靠的就是这样的一个“触”!这一种“触”会触及不同的东西,诸如味道、声音、光线、实体、磁场等等,然后每一个终端都将这一种状态进行回馈——
末梢,实际便是一个具有多个状态的、复杂的“是非门”,这些信息,汇总于中枢之后,才会呈现出图像、声音。
这和电脑录入信息,相机拍摄照片,仪器检测之类的,都是同意原理!
接收-处理-回馈……
一整套的机制,犹如流水一般,来回往复。重复了进食、消化、营卫等诸多的功能。居于中流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