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事情,只要官吏带头,百姓们自会盲从,除非他们同时被“族权”给牢牢禁锢住了,而那些土地主虽然眼界不广,却多少比庶民聪明一些,乃能隔绝官民,掌控乡里。这是封建时代愚民政策的重要来由,固然老百姓有了知识,能够生产出更多物资,但有了知识也不好管了呀,到时候官家不摆出足够的道理来,谁肯听从?所以就理论上来说,随着知识的普及,甚至于大多数乡绅都成为有功名之人,政府对地方的掌控就越是困难,但那又不是真正开启民智,而只是导致权力下移至乡绅阶层而已。
好在屯垦地就没有什么乡绅,固然无论从江北拉来的,还是从峄山上逃来的流民,其中也有一些是认识字甚至能读书的,但终究丧失了土地和家财,就很难窃夺地方官府的职权。屯垦地又以军法部勒,所以没有乡绅阶层的阻隔,官府政令可以直接行之于每一个老百姓。那么在老百姓心目中,裴使君作为官府的代表,和“天”也就没有什么太大差别啦。
尤其裴该躯体里的灵魂来自于两千年后的信息社会,非常清楚社会舆论的重要性,他曾命裴寂、甄随等人到处散播流言,在百姓心目中塑造自己的高大形象——毁坞堡,杀豪强是一事,目的当然不是为了统一政令、搜掠物资,而纯粹是为了除恶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