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诸葛钧勤学苦读,也是满腹经纶的才子,之所以不如两位兄长威名盛、功业大,是有各种原因的:
首先,诸葛瑾、诸葛亮钻研韬略之术,文能治国、武能安邦,只要遇到明主赏识,很容易建功立业的;而诸葛钧独树一帜,偏偏喜欢机械、水利、农耕这些东西,对征战没有直接帮助,自然难有大作为了!
其次,三兄弟里面,诸葛钧年纪最小、出仕时间也最晚了,等他走出茅庐的时候,官渡、赤壁、夷陵三大战役都打完了,魏、蜀、吴鼎足之势已成,而攻城掠地、建立功业的机会少之又少了!
最后,诸葛亮在蜀国为丞相、领益州牧,诸葛瑾在吴国做大将军、领豫州牧,而吴、蜀皆是魏的敌国,身为他们的同胞兄弟,诸葛钧的官运难免受到影响,以至于终身难有作为。
有人肯定问了,两位兄长分仕吴、蜀,都是高官得坐,骏马得骑,诸葛钧如果去投靠,肯定谋个不错的官职,为何偏偏跑到魏国去了?
答案也能简单:诸葛兄弟皆是才高气傲之人,不愿凭着裙带关系上位,想要靠自己的本领,来建功立业、封妻荫子!
更加重要的是,三兄弟分仕三国,不论魏、蜀、吴谁能统一天下,都可以保证诸葛氏--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