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手段。”
“农家书屋?”曹峰很感兴趣地追问,得到刘好好的简单解释后,更觉得好奇了,“我觉得这个主意挺好的啊,如果能在每一个乡镇村落推行,能够大大地节约教育成本啊。”
“每个乡镇村落的情况都不一样,如果强行推行,就会沦为摆设,甚至是政绩工程,别说在现阶段是件劳民伤财的事情,就算放在几十年后,也未必能有什么好效果。”她批判起前世的自己也是毫不留情,“解决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人。”
“怎么说?”
“我在我们大目小学搞这个农家书屋,一来是平时在教学中引导孩子们读书,让他们对书里的世界感兴趣,培养他们阅读的兴趣,二来是有两位负责任的好帮手,也是大目小学的校长和老师,他们真心地爱孩子,愿意提升自己的素质,和孩子们一起学习,愿意花时间和精力把这件有意义的事情做好,这两者缺了其一,这个书屋都不可能办下去……”
“你还漏了一点,其三是有你这么一个负责任的好老师,就算不再教他们了,还时时刻刻关注着他们,为他们采购书籍,督促我们这些老骨头写书,如果没有你,这个农家书屋也不可能存在。”苏弘毅笑眯眯地补充道。
刘好好想了想,毫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