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补,说得直白通俗点就是票价打折。
30块钱一张的电影票,观众可能只需要花26、20甚至15块钱就能买到。这样的优惠额度,自然能够吸引到更多观众进电影院。有的观众也许本来没想要看电影,可是一看票价这么便宜,那就买两张看看呗。
这年头一二线城市上网吧包个夜都得二三十起步,十几块钱看电影,根本不叫花钱。
根据行业管理规则,每部电影都会有一个“最低票价”的红线,计入总票房的数字其实也是按照这个最低票价标准来的。作为电影放映方的最前线,电影院是不会允许票价低于红线的,否则根本无法经营下去。
那这个打折的钱从哪里来?
一般都是电影的制片方、发行方,自己从口袋里掏钱补给电影院,这也是票补的来源。
基本上以国内行业现状,低于30块钱的电影票,都是有票补的。
观众在各大购票平台上买到的18.8元、9.9元、6.6元的低价票,都是这么来的。
制片方、发行方自己掏钱补贴给观众,显然不是一个正常的行业现象,也就是现在国内影市红火,大家为了尽快炒热票房,才敢这么干。
“基本上已经达成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