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袁耀暗笑:桥叔叔你又废话了,人家已经是校尉,距将军只有一步之遥,你还这么说。
至于《三国志·吴书》孙策传记中说的,袁术本来答应给孙策担任九江太守,此时却食言,用丹阳陈纪担任。这当然是扯淡,是吴人为了说明孙策背叛袁术的正当性而栽赃袁术。
此时孙策刚刚出山,年仅十八,没有战绩,没有政绩,凭借父亲留下来的旧部,袭任校尉、将军一类军职尚可,当太守就说不通了。三四年后他打下会稽时,已经军功卓著,不再是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他担任会稽太守才是顺理成章。
历史上,此时在寿春的青年才俊中,没有人比孙策更加耀眼,因此孙策在寿春的活动效果十分明显,许多名士、豪杰投奔孙策帐下为其所用。
但是此时,有一个比孙策更加耀眼的新星,那就是袁耀。
论军功,袁耀不费一兵一卒得到庐江归顺,力主出兵协助陶谦击退曹操;论才学,袁耀不但对天地万物都有不同常人的见解,而且都能依靠他的这些理论探矿,开矿,冶炼铜铁,做出各种神 奇的发明创造。
此时袁耀已经名满天下,所以尽管很多名士看袁术不太顺眼,但却对袁耀的天才心驰神 往。自然,聚拢到袁耀身边的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