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谶与弟子支亮(字觉光),支亮弟子支谦(字恭明),佛教史上合称“三支”,时人称“天下博知,不出三支”。支谦后来在东吴政权担任博士,辅佐太子孙登。但此时支谦还没出生,支亮与百余月氏浮屠随侍左右。
来自天竺的僧人以竺为姓,称竺佛某,或者竺某佛。为首僧人叫竺佛朔,法号海梦,于灵帝初年来到东汉洛阳,并定居于此翻译佛经,曾与支谶合译大量经典。
这些僧人在中国生活期间翻译大量佛经,对佛教在中国的广泛传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佛教史上非常重要的翻译家。可惜的是,进入汉末三国战乱之后,他们大都失去记录,只有支谶后来在东吴出仕,其余人皆不知所踪。
原来,他们都受蔽于笮融手下。笮融是汉末军阀中唯一好佛的人,这些僧人和浮屠,恐怕也只有投靠他才能在这乱世正常生存下去。只是讽刺的是,好佛的笮融,却是一个十分嗜杀,残忍的人。
当然,袁耀前世没听说过这些人物,根本不知道他们在中国佛教史上的重要作用。袁耀发现这群人,之所以欣喜若狂,是因为他们都来自西域的主要国家,袁耀将来出海,需要有大批翻译人员,才能在各国之间畅通无阻,如今这群人不正是很好的外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