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翻译一段长达十分钟的欧盟“环保减排”议题。
殷妙坐在麦克风前,珍惜地摸着各种陌生的按键,仔细调整好频道,然后做了两次深呼吸。
她又紧张又激动,仿佛背负神圣的使命感。
同传开始。
细微的电流过后,耳机里传来清晰的德语。
不间断的发言,各种跳跃的词汇,长句短句互相交织……
面对高强度的信息输入,译员的大脑必须和嘴巴同时工作,将接受到的语句在两秒钟之内迅速转变为能够说出口的流畅汉语。
殷妙从未经历过这种场面,根本来不及做出反应。
她硬着头皮磕磕巴巴翻译,一会因为跟不上速度漏掉几个单词,一会又因为没完全听懂而卡壳,只能靠着前文的逻辑连蒙带猜,混乱到自己都不知道究竟说了什么。
最后结束的时候,生生热出了满脑袋的虚汗。
然而更打碎人自尊心的还在后头。
学员B心惊胆战地翻译完毕,从同传箱回到教室后,满心以为逃过一劫,正在暗自庆幸。
老师微微一笑:“接下来是复盘时间。”
她按下讲台上的录音设备。
第一个声音被当众扩出来,是道略显青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