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左右的银鲫为主,二十万尾,白鲫略少,一万尾,还有少量工程鲫。
二号是大混养坑,主要鱼种鲫鱼鲤鱼青鱼草鱼鲢鳙,2-3两银鲫一万尾左右,0.5-1斤左右的鲤鱼苗子,1万斤,2-3斤的鲤鱼,5000斤,8-20斤的青鱼草鱼大概两千斤,外加一百来尾净化水质用的十斤左右大花鲢。
三号跟四号是空的,比赛暂时用不到这两个坑!五号那个小坑里面也有鱼,但是密度很低,等分站赛打起来了,会临时投放新的生口鱼在五号小坑里打最后的分站赛巅峰之夜!”
“卧槽,这坑里存鱼的密度够高的啊!”听完小海的介绍之后,岳峰忍不住惊呼起来。
标准坑的长度是长125米,宽22米,深2.1米。
这样的塘子里,一号塘还好说,毕竟都是耐低氧耐寒的鲫鱼,而二号混养坑里,岳峰粗略算一下,接近两万斤的存鱼。密度已经非常夸张了。
“对,确实密度非常高!老爷子说了,要弄就弄好,把地形因素,位置因素这些外界条件影响,尽可能的降到最低!联赛就是联赛,不能靠任何运气晋级!这么高的密度,钓不到鱼,自己找原因!”
“不怕平常缺氧翻塘吗?”岳峰隐隐有些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