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老百姓的未来做代价,把一些高污染的的企业拉进来,以牺牲当地的资源为代价提高自己的政绩,哪怕新一届的老板已经明确指出,在对官员的提拔任命中,要全面地认识GDP的积极作用和局限性,不能再以GDP作为约束性考核指标,因为,如果一味的将工作人员政绩考核死盯在GDP上,就可能催生虚假、浮夸风和急功近利、竭泽而渔的短期行为,就可能出现“政绩不够,数字来凑;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的问题,就可能导致一些地方官员只顾眼前利益,不顾生态环境恶化,不计投入成本,大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以致出现“前任政绩后任债”、“一任政绩几任包袱”等现象。
但是,即便如此,大部分的官员也还是不敢随性而为的,依然会在经济增长上下功夫,依然大力的发展当地的经济,因为,这种观念不是一下子就能转变过来的,而是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一个思想认识的过程。
尤其这种一线的工作人员,更是努力的想尽一切办法往自己的脸上贴金,怎么贴?那就是发展,努力的发展,恨不得一下子就能把破鱼市发展成华尔街,于是,不惜一切代价拆啊,建啊,又是招商又是引资,完全不顾自身的实力,看上去是繁荣了,最后却是落得一锅粥的下场,像李文龙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