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考虑自家孩子受了什么委屈,而是口口声声说着:
“多大点事,不好麻烦老师。”
“一个屋住着就是缘分,说不着赔钱不赔钱的。”
“一个巴掌拍不响,清扬这孩子也有错。”
“……”
木清扬缓缓说着,林呢喃静静听着。
她明白了木清扬的意思。
如果没有这场戏,《少年时》这部电影就只会流于批判,而没有更深层的反思。
无论是现实中的木清扬,还是电影里的木子,之所以会一步一步走上“少年犯”的道路,表面是被舍友欺负后的爆发,实则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父母的忽视。
如果父母给了他足够的安全感,让他足够信任,他一开始就会求助父母,父母也会保护他,而不是让他独自面对,隐忍压抑,走向极端。
不被庇护的孩子,就像没有刺的刺猬,被别人的刺扎在身上,要么生生受着,要么以命相搏。
“哥,好难呀。”林呢喃埋着脸,哽咽道。
木子不容易,木子的父母也不容易。
没有话语权的人,已经习惯了对这个世界卑躬屈膝。
木清扬摇摇头,说:“这不是最难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