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学舍里边都住满了各村子里的人们送来求学的孩子。”二郎也笑眯眯的道。
“是啊,小弟如今的夫子,正是教过三郎的那位,二月时,就是他带着是个孩子们去参加的县试,这个月初,又是他带着孩子们去参加府试去了。学院里还派出了三辆马车和四个侍卫护送孩子们。”丁桂香也说道。
“呵呵,这小子,是受了三哥的刺激了吗?着什么急呀?”凌沙无奈失笑。
“其实,你三哥,当年是十二岁入书院,十三岁开始参加童试的,只是,他那会,是第一年参加的县试,第二年才参加的府试,院试更是又过了三年。”大郎道。
二郎点头,对凌沙道:“是啊,你可能那时候小,不知道家里的事吧,那时候,咱家除了每年给你三哥交那五两银子的束脩后,根本就再拿不出来多余的钱来支持他去参加考试,就只能那么一直拖着,直到我们前年有钱了后,他才能继续参加院试。”
凌沙听完,楞了一下,默默的点了点头,是啊,那时候她和小弟是家里最小的,在原主的记忆里,这些事情,她根本就不知道。
想起那时候家里的日子虽然艰难但爹娘依旧没有放弃让三郎弃学,兄妹几个又是一番感慨。
几个人又说了一会话,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