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柜并列为正方形,法度严谨。
再看上面的纹饰,柜体偌大的尺度形成一个大型的舞台,其上湖石生矣,牡丹发矣,鸾凤穿行、飞翔其中,似乎能闻青鸾鸣叫召唤,能闻飞凤羽翼摆动,恍然是一人间美景。
林楼大致数了数,大柜上计有20只鸾凤,图案与布局甚为考究,鸾凤互相召唤,嬉戏穿梭于牡丹花下,是传统的“凤穿牡丹”图案;顶箱的鸾凤盘旋为旋转的“o”形,底柜的鸾凤其实是斜向相对,形成“X”形,闷仓板为向内的“一”形,牙板又是向外的“一”,这种构图的处理,颇具匠心。
“这东西,你们是从那儿弄来的?”林楼问道,凤纹在明清时期是后妃的象征,绝非民间可私自应用,由此可见这东西可不是一般人家能有的,绝对是明清家具中的珍品。
“家里有个亲戚在北京硬木家具厂上班,这是他们厂库房里的,据说是当年公私合营前老掌柜花了好多根金条收回来的,我那亲戚说是当年宫里流传出来的,根据上面的花纹款式来看,应该是康熙年间的东西。”陈德江看到林楼如此认真的眼神,放下了一半儿心。
“他给我讲,店里的老师傅说这套柜子应该是紫禁城后宫或圆明园、颐和园等皇家园林里面用的,可能放在后妃的屋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