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的华南圭先生按欧洲式的“实用”标准改造过的。
前院的一处九间“勾连搭”房中的两排柱子取消,换了大跨结构,成为一个无阻碍的大厅;生活常用的后院的一圈游廊安上了玻璃隔断,使冬天不必出户而来往于正房厢房之间,并且安装了两套新式的卫生间。
这些在20世纪20年代的北京是很少见的,让年幼的关院士切身体会到了建筑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引发了他对建筑的热爱,19岁进入清华大学建筑系跟随梁思成学习,26岁便担负起清华园中的上万平方米11层教学主体楼群的设计,这在建筑师行业里绝对算得上是年轻有为。
吴委员在车上也说起了这事儿,“当年你二十六岁就负责清华教学楼群的设计,我还以为很难在看到比你更早成名的建筑师了,没想到小楼十八岁就开始做项目,不到二十就拿了国际大奖,这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啊!”
“小楼算是赶上好时候了!你现在的机会比我们当时可多多了!”关院士也很欣赏林楼,“最近咱们学校的图书馆新馆设计打算交给我来做,你要不要过来帮我的忙?”
“能跟您学东西,那我肯定乐意啊!”而且这还是为母校出力,林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