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是从关院士这边算,林楼现在跟着关院士读研究生,而关院士当年进入清华求学的时候,吴委员就是老师了,那也是他师爷一辈的人,资历如此悬殊的两个人,出现在同一本著作的作者栏里,林楼确实有点不适应。
“论资排辈这种事,就不要在我面前讲了!我找你是因为你有能力帮我把这本书写好!”吴委员资历无人能敌,他却不喜欢讲究这些,“你之前写的文章,编的著作,设计的作品,我都看过,对于你的能力,我再清楚不过了!”
“现在让你写这本书,你或许在全面性以及经验上稍微有所欠缺,但是配合我完成几个章节的写作,还是绝对没问题的!甚至有些地方,你的想法已经走到了我的前面,我看过后也觉得颇有启发!所以才动了心思找你帮忙!”
“我最早想要写这本书的原因是,在我回顾建筑史的时候发现,20世纪以其独特的方式丰富了建筑史,但许多建筑环境却难尽如人意,始料未及的建设性破坏延也屡见不鲜,建筑文化和城市文化的趋同现象和特色危机更是日趋严重。”
“而建筑形式的精神意义在于根植文化传统的内在理路,建筑学的发展作为综合利用多种要素以满足人类住区需要的完整现象,需要对未来的建筑学体系重新加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