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届初审进复赛的比例是三比一,这回我估计啊,最少也得是五比一喽,今年想要拿奖可比去年难多了!”金老师笑道,他和祁老师一样,都在为这项比赛越办越好而感到高兴,参赛的人多了,就说明比赛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光数量提升还不行,质量也得上来!办了这么多届比赛,还没有能超过第一届小楼的作品出现呢!”宋老师要更谨慎一些。
“老宋,你这可就有些太贪心了!小楼当年虽然才大一,但那时候人家已经已经能清清楚楚地指出贝先生的错误,并且进行修改了!这样的水平别说普通学生了,你就是搁到全国上下所有建筑院系的教授里面找,估计也不多见吧?”
“哈哈,这也是,别的学生能拿到全国大学生竞赛的一等奖,那是他的荣誉!而小楼拿到这个奖项,可是全国大学生竞赛的荣誉!我估计啊,到时候有人在说起咱们这个奖项,应该就会说是林楼林工当年刚出道时候拿到过的奖项!”
“这事儿我到现在还记得呢!当时奖项刚评选出来的时候,就有人抗议了,说完成度这么高的作品,肯定不是本科学生能做出来的,甚至有人怀疑是那个学校的老师,为了帮学生一把,自己做了方案,然后署上学生的名字。”祁老师说起了当日的往事。